发布时间:2025-10-16 23:48:00    次浏览
中山广场上,金融大厦林立,CBD风范尽显。各大银行在这里都占有一席之地,是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之地。就在这一片群雄争先之地,有一好去处,与群雄并立,但却与汇率、牌价各种数字都无关,它隐去了银行卡的刷卡声,消弭了竞争的压力,自成一派,悠然自得,这一去处就是人民文化俱乐部,中山广场九大建筑中唯一的一处文化场所。 在中山广场的建筑中,人民文化俱乐部建成于1951年,是真正的小字辈。在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人民文化俱乐部所在的这块地一直是一块荒地。1940年,日本殖民当局拟在此再建一座新大楼,完成大广场的预定计划。但不久后爆发的太平洋战争,让日本侵略者在前线节节败退,大连的经济恶化,这座新大楼的建筑计划只能搁置起来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大连解放。又四年,中山广场上的那一块荒地依然荒着。新中国成立后,大连人民政府就想着在这块空地上建一座大楼,时任大连市市长的毛达恂很快批准了这一计划。经济形势刚刚好转的大连,就开始自力更生在中山广场上建设新大楼。 郭沫若题字,天桥杂技团首演1951年5月,新大楼竣工,毛达恂当时已调任大连港港长。他写信给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秘书马列,托他请周恩来总理题字。毛达恂派他的司机汪发成专程去京送这封信。因周总理公务太忙,改请郭沫若同志题字,郭老高兴地写下'人民文化俱乐部'七个大字。接着毛港长又趁去北京开会的机会,请天桥杂技团来大连,在人民文化俱乐部做首场献演,并连续半个月,场场爆满。1953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举行盛大国宴和慰问活动。宋庆龄、彭德怀、徐向前等领导人曾多次陪同外国贵宾到这里观看演出。1972年,徐向前副委员长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在此观看演出。当时,人民文化俱乐部成为接待高级贵宾的所在。众多大腕云集1952年的春节,著名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除夕时赶到大连,为大连人民演出。在梅兰芳来之前,著名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曾在人民文化俱乐部合作演出了《野猪林》。梅兰芳演出的票价贵了一些,但还是一票难求,原定演出12场,不能满足需要,又加演了8场。梅兰芳是名人,但他每次到俱乐部,都对工作人员甚至保洁人员亲切地说:'辛苦了,您受累了!'同年,又一位京剧名家荀慧生在此演出京剧《红娘》。1953年,程砚秋在此演出京剧《锁麟囊》,徐玉兰、王文娟演出越剧《红楼梦》。1954年,常香玉在此演出豫剧《花木兰》。不久,俄罗斯杰出的芭蕾舞大师加林娜夫妇、乌兰诺娃等都先后来人民文化俱乐部演出。人民文化俱乐部声名鹊起。 改革开放后,演出开始多样化,商业演出初现苗头。1992年,中国京剧团和日本新制作联合演出《坂本龙马》,与日本四季剧团合演了音乐剧《李香兰》。1995年,人民文化俱乐部进行内部改造,演出品位大有提高。但基本上只接待国家级剧团和外国剧团,并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大型新年音乐会。女帅掌印节节高如今,人民文化俱乐部的负责人叫张荣荣,一位美丽女士。2009年4月,她接掌人民文化俱乐部经理一职。彼时,人民文化俱乐部远不及今天之红火,只是承接一些小型的演出和大连市政府的一些会议。上任之初,张荣荣就想改变这种局面,她的突破口放在了话剧这一传统的演出形式上。她和几位朋友一起搞起了话剧节,拉来赞助方万科地产,没承想话剧节一口气连搞了四届,成了大连话剧的崛起之战,不仅带活了人民文化俱乐部,也让大连这一时尚城市的文化氛围有了质的变化。用张荣荣的话说:'现在咱们大连的话剧演出市场仅次于北上广和深圳了。'虽然这四年一路走来,几多艰辛,但张荣荣一直坚信:话剧在大连肯定行。想起2009年4月,张荣荣走进人民文化俱乐部,成为了这里的女管家,当年7月,她接了第一个话剧。'相信吗,第一场大幕拉开,台下一共才坐了270多人,这其中还有一百多是我送的票。当时站在偌大的剧场里,我心里的滋味别提了。'张荣荣说,刚开始她都替台上的演员捏了把汗,但是很快她的想法变了。'掌声不断啊,这270人的掌声甚至超过了我们满场时1000多人的反响。一场戏下来大家鼓了多少次掌我都数不过来了。特别是演员谢幕时,观众们都站着,久久不愿离开。散场时,好多观众议论说,太好了。我当时心里就有了谱,话剧行,话剧在大连肯定行。'2009年12月,万科首届话剧节诞生,《我不是李白》《同桌的你》《空中花园谋杀案》相继在大连上演,可以说是引爆了大连的话剧市场。2010年,张荣荣看准了话剧市场,除了话剧节之外,还请来了宁财神的三部曲、《我爱桃花》等国内最火的剧目,这其中既有爆满的场次,也有惨淡收场的,她和她的团队也在其中慢慢汲取经验。2011年,张荣荣又将《白玫瑰与红玫瑰》《夜店之天生绝配》这些针对年轻人的剧目引到了大连。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剧目,是因为大连的观众群是70后和80后这批年轻人,而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他们需要这样题材的剧目,不仅能够帮他们解答一些人生的迷惘,而且还能舒缓压力,一举两得。 濮存昕等大腕齐现人民文化俱乐部张荣荣的人生注定与舞台难分难舍。'与舞台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那份情,那份责任感,逼着我从来到俱乐部的那天起,就下决心要把这里管理好,不能让舞台上的演员失望。''我设立了迟到席,来晚的观众就在最后一排就座,不能打扰演出;1米3以下的孩子坚决不允许进入场内听音乐会,否则会影响演出;演出时,侧门坚决不能开,上厕所必须走剧场后面的门,因为我也曾经是名演员,我知道侧门打开时的那束光,会影响到演员的演出。在开场前和中场休息时,我们还会播放如何欣赏音乐会的小常识,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该鼓掌,可能一开始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确实很有效果。'张荣荣说。她事无巨细,连厕所的卫生她都盯得紧紧的,'既然大家买票来看戏,就要有个好环境;既然我们请了演员来,就要尊重别人的演出。有许多规定观众一开始不理解,但是坚持了,你耐心地去解释,观众会慢慢接受,形成习惯。'几年来,张荣荣和她的团队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2011年夏天,当濮存昕、高亚麟携话剧《说客》来连时,人民文化俱乐部得到了最大的肯定。'第一场演出结束后,我和演员们一起吃饭,濮存昕对我说,大连的观众真懂戏,让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张荣荣说。当时高亚麟特别高兴,'知道吗,之前我们在天津演出,演出都演到15分钟了,还有人进来找座位、打电话,我特别气愤。在大连演出之前,我就和濮存昕说,哥,如果大连15分钟了也这样,对不起,我不演了。当时濮存昕还劝我说,别,我们得有我们的职业道德。但没想到,大连的观众真好,大连人懂戏。'张荣荣说,《说客》来连是国家话剧院第一次和大连观众见面,在演出期间,剧组要借场地排练其他的话剧,她欣然同意,为剧组免费提供了最好的排练场地。'当时他们就说大连人真好,在外地都是要收费的。'张荣荣说,就这句大连人真好,让她感到高兴,'我们希望每一点付出都为大连加分,也会和演员们结缘,让他们更愿意来大连,为观众献上好戏。'张荣荣说,话剧《夜店》的成功推广让大连的话剧演出市场又再上了一个台阶,'现在好多企业来找我包场,决定把每年吃吃喝喝的年会改成包场看话剧。'一个小小的文化现象背后有着大内涵,其中关节要细细品味。也许十数年后,零零后们会将人民文化俱乐部做为他们心中的一个'圣地',陪伴他们儿时欢笑的地方。也许有一天,这一处小小的文化俱乐部在大连的地位就相当于北京人艺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